毛泽东笔下的毛瑟枪
毛泽东笔下的毛瑟枪
1936年12月,毛泽东在《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》一词中,写有“纤笔一枝谁与似?三千毛瑟精兵”的词句。此话多次被人引用,以形容宣传舆论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性。
1939年12月9日,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 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又提到毛瑟枪:“现在很多青年知识分子没有自由,没有走路之权。例如从西安到延安的这一条路上,遍设关防,进步的知识青年要通过是很困难的。因为他们既没有青龙偃月刀、嘶风赤兔马,又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,那只有被赶到集中营‘训练团’里去。这件事似乎有些难办。但是,如果知识分子跟八路军、新四军、游击队结合起来,就是说,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,那末,事情就好办了。拿破仑说,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。但是,要是没有铁做的毛瑟枪,这个笔杆子也是无用的。你们有了笔杆子,再加一条毛瑟枪,根据拿破仑的说法,那末,你们就有三千零一支毛瑟枪了。有了这,什么帝国主义也不怕,什么顽固分子也不怕。有了这,这些狗子敢来咬一口吗?”在这段话中,毛泽东借笔和枪的关系,重点论述了革命理论和革命武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
毛泽东笔下多次提到毛瑟枪,毛瑟枪何以有如此大名呢?这首先要从它的发明人——保罗 毛瑟说起。1838年,毛瑟出生于德国南部巴登—符腾堡州,是奥本多夫兵工厂枪械制造工匠安德列斯 毛瑟的第13个儿子。1852年,毛瑟子承父业,进入这家兵工厂当学徒,1859年应征入伍。服役期间,他精心研究了许多枪械的结构和设计原理。不久,他的一个哥哥移居美国,加盟驰名世界的雷明顿武器公司,并在此后给已退役的他提供了大量有关轻武器的研究和发展信息。
1865年,时年27岁的毛瑟成功设计出毛瑟步枪,这是第一支具有近代意义的步枪,以后的步枪一直沿用毛瑟步枪的设计原理,因此,他又被称为近代枪械的创始人。1868年,毛瑟兄弟在美国获得了毛瑟步枪的发明专利,这也是在美国注册的第一个步枪专利。该枪于1871年定型,并批量生产。后来,在该枪的基础上又设计出多种型号的步枪,并研制出手枪,统称毛瑟枪。
此后的100多年间,毛瑟枪被广泛使用和大规模仿制。1893年起我国汉阳兵工厂开始仿制毛瑟步枪,俗称“汉阳造”。1935年,巩县兵工厂仿制1924年式短管毛瑟步枪,即“中正式”步枪。毛瑟手枪在中国被老百姓俗称为“盒子炮”,也是很有名的。
毛瑟枪闻名世界,但根据现有资料判断,拿破仑没有说过“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”。因为拿破仑卒于1821年,而毛瑟枪1865年才设计成功。据考证,孙中山1922年8月24日《与报界的谈话》中提到:“常言谓: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。”1922年10月17日,他在致《觉民日报》的信中也提到:“拿氏谓报纸功力胜于三千毛瑟。”“报纸功力”和“一支笔”虽有区别,但意思接近。他说的“拿氏”是否指拿破仑,出处在哪里,无从考证。或许毛泽东看到孙中山的讲话后,对此句留下很深的印象,才在多种场合反复使用。
不管怎样,“毛瑟枪”这样一种曾经著名的武器,因为得到毛泽东之笔的青睐,一直牢固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。
〔作者孙立众,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图书馆工作人员,北京100017〕
>>相关文章:
- 揭秘有多少“秘密小组”曾为毛泽东服务?
- 前苏联翻译揭秘毛泽东如何拒绝接受苏联“军事援助”
- 1974年 毛泽东发动“批林批孔”
-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
- 毛泽东说了什么让陪他跳舞的女兵深感惊讶
- 毛泽东纪念堂为何选址在天安门广场
- 毛泽东写春联
- 毛泽东为何喜欢频繁发动“政治运动”?
- 毛泽东1957年后为何否定1954年亲自制定的宪法?
- 毛泽东和平解放西藏进藏时给养供应麻烦多
- 65元/人韶山一日游_长沙到韶山一日游团购
- 95元/人长沙到韶山一日游,长沙到宁乡花明
- 135元/人长沙到宁乡花明楼-韶山韶峰一日游
- 168元/人长沙到韶山滴水洞-宁乡花明楼一日
- 120元/人长沙到韶山一日游,宁乡花明楼-韶